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fonts/TeX/fontdata.js
 |
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定义〗 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繁殖、对刺激做出反应等。〖关键点〗1、形态结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个体微小;2、生活方式:大多数生活在水【详细解析】 |
 |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得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氧,并把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中。这些单细胞生物只能在水环境中生活。【详细解析】 |
 |
体液体液〖定义〗 生物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分类〗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详细解析】 |
 |
细胞内液细胞内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成分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详细解析】 |
 |
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定义〗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组成〗(1)水: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有约90%的水。(2)气体: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3)各种无机离子:以、、、、、的量最多,其他无机盐离子含量甚微,但却不可缺少,如、、、对【详细解析】 |
 |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1、溶液渗透压: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微粒越多则越高,反之则越低,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接近【详细解析】 |
 |
内环境内环境〖定义〗 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关键点〗1、人体的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因此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但不是说就【详细解析】 |
 |
血浆血浆〖概念〗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组成〗1、水:90-92%。2、血浆蛋白:7%,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等。3、脂质:1%,卵磷脂、胆固醇等。4、无机盐类:0.9%,、、、、、。5、代谢产物:尿素、肌酐、尿酸等【详细解析】 |
 |
血清血清〖定义〗 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浆。〖作用〗 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提供结合蛋白、提供促接触和伸展因子【详细解析】 |
 |
血液血液〖内容〗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液体。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溶解有多种化学物质。按容积计算,血浆占55%,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5%。〖总结〗【详细解析】 |
 |
组织液组织液〖定义〗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属于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成〗 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多糖、糖蛋白、人体所需的有待吸收的各种营养成分等。〖作用〗 细胞游离的大环境以及代谢交换的场所【详细解析】 |
 |
淋巴淋巴〖定义〗 淋巴,也叫淋巴液,是人和动物体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淋巴细胞,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后形成,淋巴在淋巴管内循环,最后流入静脉,是组织液流入血液的媒介。 淋巴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至【详细解析】 |
 |
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及联系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及联系〖比较〗〖联系〗 三种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基础。 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详细解析】 |
 |
组织水肿组织水肿〖定义〗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原因〗 血浆中的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渗透压差主要取决于血浆与组织液之【详细解析】 |
 |
过多食用食盐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过多食用食盐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形成90%来源于和,过多的摄入食盐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打破了内环境的平衡,加重了肾脏等器官的负担,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压等。【详细解析】 |
 |
不同的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的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1、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2、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组织液;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组织液;4、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详细解析】 |
 |
外界环境、内环境、细胞内环境的区别外界环境、内环境、细胞内环境的区别1、凡是与外界相通的环境都属于外部环境,如消化道、呼吸道、肺泡壁、输精管、输卵管、子宫、膀胱等都属于外部环境。因而消化液、汗液、尿液、泪液等液体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详细解析】 |
 |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定义〗 稳态是指正常的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特点〗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2、不同的【详细解析】 |
 |
早期人们对内环境稳态的认识早期人们对内环境稳态的认识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详细解析】 |
 |
近期对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近期对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详细解析】 |
 |
目前普遍认为的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的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详细解析】 |
 |
稳态的调节机制稳态的调节机制 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详细解析】 |
 |
体温体温〖定义〗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所以临床上我们常用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实例〗 正常人的口腔温度为36.7℃~37.7℃(平均为37.2℃)。 腋窝温度为3【详细解析】 |
|
|
开心教练从2004年开始自费开设这个网站. 为了可以持续免费提供这些内容, 并且没有广告干扰,请大家随意打赏,谢谢!, (微信中可直接长按微信打赏二维码。) |
微信 |
支付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