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收藏夹
我的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
首页
>
生物
>
基础知识
>
稳态与环境
生态位
生态位〖定义〗 群落中每一个生物种所占据的小生境(住所)和它所执行的机能(职业)结合起来就叫做生态位(niche)。〖涉及概念〗1、优势种:不同生物种的生态位常常不同。据此可以把群落中的生物种划分成不同的群落成员型。凡
【详细解析】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1)从概念内涵上看:两者都是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总和,但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2)从概念外延上看:种群是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既有种内互助,又有种内斗争
【详细解析】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定义〗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种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
【详细解析】
种间关系之一——捕食
种间关系之一——捕食〖定义〗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如:羊和草。〖关键点〗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呈现出“先增长的为被捕食者,数量上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详细解析】
种间关系之一——竞争
种间关系之一——竞争〖定义〗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如:牛与羊。〖关键点〗 数量上呈现“你死我活”的“同
【详细解析】
种间关系之一——寄生
种间关系之一——寄生〖定义〗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如: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关键点〗 对寄主B有害,对寄生生物A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
【详细解析】
种间关系之一——互利共生
种间关系之一——互利共生〖定义〗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大豆与根瘤菌。〖关键点〗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
【详细解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空间结构〖定义〗 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种群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相对稳定了的生物群落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这种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即为群落的结构。〖类型〗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
【详细解析】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一、实验原理: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二、实验步骤: 本研究包括
【详细解析】
演替
演替〖定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演替。〖关键点〗1、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
【详细解析】
群落的演替过程
群落的演替过程〖过程〗(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的
【详细解析】
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群落动态变化的内在机理: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生物“改造”了环境,变化了的环境又反过来影响了生物的进化,影响了生物的自然选择过程。 在这种自然选择过程中一些物种
【详细解析】
演替类型
演替类型 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可以分为:(1)初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2)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
【详细解析】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1、初生演替一般来说比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要长。 原因是初生演替所依托的基质和环境极为贫瘠和严酷,而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是比较肥沃和温和的,而且还可能有原有的群落毁灭后留下来的大量
【详细解析】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详细解析】
生态系统的概述
生态系统的概述〖定义〗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组成〗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功能〗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
【详细解析】
生物圈
生物圈〖定义〗 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关键点〗1、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且只有一个。3、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
【详细解析】
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的关系
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的关系 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细解析】
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的类型 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细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1、分布:湿润或较湿润地区2、典型的动植物: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生活习性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在形态结构上形成了抓、缠、猎食、躲藏等的特征。3、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
【详细解析】
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1、分布: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2、主要限制因素:水3、典型的动植物: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动物是许多的能快速奔跑的动物和啮齿目动物为多。它们的生活习性主要是挖洞、穴居或快速奔跑。4、特点:动植物的种类少,群落
【详细解析】
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1、特点:(1)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人们种植的农作物是这一系统的主要成员。动植物的种类少,群落的结构单一。(2)有物质的大量输入和输出(自然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基本上保持在系统内部)。(3)抗逆性差,抵
【详细解析】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1、特点:是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一系统的主要成员;人的活动在系统中起支配作用;物质和能量流通量大,高度开放;自动调节能力弱,易出现环境污染。2、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关系:高度依赖于其他生态系统,同时强烈干扰
【详细解析】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1、类型: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2、作用: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补充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详细解析】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1、典型的动植物: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浅海区有很多大型的藻类。海洋动物主要集中在水深200米以内的水域中。在深海区的动物对环境有特殊的适应。2、限制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和盐度。3、特点:浮游植物数量极
【详细解析】
231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开心教练从2004年开始自费开设这个网站. 为了可以持续免费提供这些内容, 并且没有广告干扰,请大家随意打赏,谢谢!,
(微信中可直接长按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
支付宝
开心教练QQ:29443574
1.0
© 2004-2023
91学
(
闽ICP备1101975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