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收藏夹
我的
首页 > 历史 > 基础知识 >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重点知识点梳理

重点知识点梳理
1、新中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9,北平)
①时间,地点:1949、9
②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③内容:
a、决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b、通过:《共同纲领》(施政纲领,临时宪法)
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
④地位:暂行人大职权
(2)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
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②开国大典
(3)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④国际:是继俄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1)创立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规定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大进步。)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②继续存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职能改变)
③新的阶段:1956 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5个省级自治区:到1958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1965年西藏
④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收藏知识
收藏知识
相关知识
发表笔记 共有条笔记
验证码:
学习笔记(共有 0 条)
开心教练从2004年开始自费开设这个网站. 为了可以持续免费提供这些内容, 并且没有广告干扰,请大家随意打赏,谢谢!,
(微信中可直接长按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