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荀子<-->三纲五常
董仲舒的思想 董仲舒,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广川镇)人,约生于汉文帝建元元年(前179),约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其生卒年月一说约前194年至前114年。西汉著名儒家学者、思想家,著有《春秋繁露》等书。 董仲舒的思想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哲学上,他以《春秋》“公羊学”为主体,广泛汲取了先秦诸子宣扬的“天命”和“天志”、“刑名法术”、“无为”等思想,以及先秦阴阳家、秦汉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并利用当时天文、历数、物候等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构造出了一套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目的论体系。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论证封建的“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等的永恒合理性。他的“阴阳灾变”理论,为后来谶纬神学的兴盛提供了依据。在人性论上,董仲舒主张“性三品”说,认为人性有善、恶、中三等之分。在道德论上,认为应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突出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轻视功利。在社会政治方面强调“大一统”,系统提出并论证了“三纲五常”的理论,后世概括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董仲舒的思想学说除了适应当时的统治者需要、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外,还有一些正面的作用值得注意。如他的“天人感应”理论,固然有宣扬“君权”的一面,但还有限制君主滥用权力的一面。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春秋繁露•玉杯》)又说:“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这是试图以“天”来限制君权,与孔子讲“忠君”但又并非君主专制的无条件拥护者是一脉相承的。董仲舒还以“奉天法古”、革除秦朝弊政为理由,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条件下值得肯定的主张。如:限制地主占有土地数量,堵塞土地兼并之路;取消盐铁官营;解放奴婢,剥夺主人滥杀奴婢的权力;“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为官食俸禄的人不得置产业;反对不顾国内重大矛盾而不断对匈奴大举讨伐等。
荀子<-->三纲五常
全网搜索"董仲舒的思想"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