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收藏夹
我的
首页 > 历史 > 基础知识 > 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背景〗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先后失败;在探寻革命新路的〖过程〗中,认识到民众的力量,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过程〗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宣言》,接受中共的反帝反封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内容〗
(1)民族主义:对外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评价〗
(1) 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收藏知识
收藏知识
相关知识
    无相关信息
发表笔记 共有条笔记
验证码:
学习笔记(共有 0 条)
开心教练从2004年开始自费开设这个网站. 为了可以持续免费提供这些内容, 并且没有广告干扰,请大家随意打赏,谢谢!,
(微信中可直接长按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