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收藏夹
我的
首页 > 历史 > 基础知识 > 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重点知识点梳理

重点知识点梳理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政治: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②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根本原因)。
③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4)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5)主 阵 地:《新青年》
(6)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7)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打倒孔家店”,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2)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③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白话文的使用是突出的例子,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3)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开始传入:
①当新文化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了中国。
②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2)广泛传播: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②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①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②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收藏知识
收藏知识
相关知识
发表笔记 共有条笔记
验证码:
学习笔记(共有 0 条)
开心教练从2004年开始自费开设这个网站. 为了可以持续免费提供这些内容, 并且没有广告干扰,请大家随意打赏,谢谢!,
(微信中可直接长按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