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勃列日涅夫改革<-->苏共“二十大”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内容〗 1.经济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改革。 (2)措施:①制定“加速发展战略”。③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①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②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③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④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⑤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2)成效:①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国民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②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又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2.政治改革 (1)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致使改革逐渐背离了礼会主义道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迅速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 (2)推行政治多元化: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联共产党在同家政治体系巾的领导地位。 (3)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面对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倾向,为了防止联盟解体,戈尔巴乔夫总统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并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 〖结果〗 苏联的解体 (1)“八一九”事件:苏共党内一些高级干部对《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强烈不满,发动了“八一九”事件,结果以失败告终。“八一九”事件后,国家大权落入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手中,苏联共产党不仅被排挤出政权,而且其组织彻底瓦解,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 (2)苏联完全解体:随着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3)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第二天,“苏联”被宣布正式停止存在,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
勃列日涅夫改革<-->苏共“二十大”
全网搜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