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收藏夹
我的
首页 > 历史 > 基础知识 >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农业集体化

农业集体化
1.实施背景与方针的提出
(1)原因: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造成对粮食需求最的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不能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甚至出现粮食收购危机。
(2)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2.农业集体化的实施情况
(1)掀起高潮:从1929年下半年起全国掀起农业集体化高潮。出现“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敌人”的口号。
(2)短暂整顿:针对集体化过程中对中农的过火行为。1930年,斯大林写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对集体化运动进行了整顿。
(3)顺利完成: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农业集体化”,全国约有6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参加集体化的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3%,集体农庄拥有的耕地占全周耕地总面积的99.1%。
3.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1)积极意义: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2)问题: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过火行为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在消灭了富农阶级的过程中有一些过火行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收藏知识
收藏知识
相关知识
    无相关信息
发表笔记 共有条笔记
验证码:
学习笔记(共有 0 条)
开心教练从2004年开始自费开设这个网站. 为了可以持续免费提供这些内容, 并且没有广告干扰,请大家随意打赏,谢谢!,
(微信中可直接长按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