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学习目标<-->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重点知识点梳理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造”;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特点: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 2、“一五”计划(1953-1957) ①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③实施情况: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 ④意义: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端。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 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共八大(1956) (1)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5、“大跃进”(1958) 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6、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7、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 8、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 (1)1966:动乱开始全面夺权——经济建设大混乱 (2)1971: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家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3)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文革”恶果: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教训:①认清国情,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9、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3)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6)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学习目标<-->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网搜索"重点知识点梳理"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