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收藏夹
我的
首页 > 历史 > 基础知识 >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实行原因与目的:
①根本原因: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②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直接目的:稳定社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3)表现: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李悝的改革思想和实践。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到汉文帝的重农政策,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
(3)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它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打乱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之一。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收藏知识
收藏知识
相关知识
    无相关信息
发表笔记 共有条笔记
验证码:
学习笔记(共有 0 条)
开心教练从2004年开始自费开设这个网站. 为了可以持续免费提供这些内容, 并且没有广告干扰,请大家随意打赏,谢谢!,
(微信中可直接长按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