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比较〗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概念概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案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 1、 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国际人口组织研究表明,北欧国家芬兰人口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 70年代的变化情况(表1.2),堪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代表性例子。
18世纪中期,芬兰在普通农民中实行土地私有制,自由建立小农场,这使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那时劳动力需要量大,人口出生率高,但是由于生存环境较恶劣,人口死亡率也高。前工业化时期,芬兰人口增长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为特征。 芬兰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 (1) 原始型: 1785-1790:出生率为3.8%;死亡率为3.2%;自然增长率为0.6% (2) 传统型: 1825-1830:出生率为3.8%;死亡率为2.4%;自然增长率为1.4%; 1910-1915:出生率为2.9%;死亡率为1.7%;自然增长率为1.2%; (3)现代型: 1970-1976:出生率为1.3%;死亡率为1.0%;自然增长率为0.3%; 工业化开始后,芬兰人口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1825~1830年期间,死亡率下降至2.4%,出生率仍在3.8%的水平上,使得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1.4%,人口增长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制造业的发展,至1960年产业工人约发展到了人口的30%。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开垦新土地受到了限制,芬兰南部的很多小居民点扩大,人口集中。工业化导致了城市化(196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从而使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同。伴随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芬兰妇女地位得到提高,传统的生育观念得到较大改变,加之社会福利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日益普及,使得生育率大大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后,芬兰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降低,人口增长模式开始进入现代型。
〖比较〗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概念概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全网搜索"〖案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关
|